一篇讀懂危險化學品-危險貨物
2019-08-24 14:22
近年來,由於危險品瞞報、錯報、漏報造成的人身傷害和財產損失層出不窮。在海關申報時,危險化學品與危險貨物有很多人混淆。這兩個概念既相似又有區別,涵蓋範圍既重疊又有不同。
一、概念
危險化學品
《危險化學品安全管理條例》規定,危險化學品是指具有毒害、腐蝕、爆炸、燃燒、助燃等性質,對人體、設施、環境具有危害的劇毒化學品和其他化學品。
危險貨物
《危險貨物分類和品名編號》(GB6944)規定,危險貨物是指具有爆炸、易燃、毒害、感染、腐蝕、放射性等危險特性,在運輸、儲存、生產、經營、使用和處置中,容易造成人身傷亡、財產損毀或環境污染而需要特別防護的物質和物品。
區別
危險貨物包含物質和物品且對包裝有特殊要求,危險化學品僅包含化學物質。因此部分危險貨物不屬於危險化學品,例如鋰電池、蓄電池、火柴、汽車安全氣囊等。
二、判定依據及分類
危險化學品
以《危險化學品目錄》為判定標準,基於《全球化學品統一分類和標籤制度》(GHS)分類原則,將危險化學品危險特性分為物理危害、健康危害、環境危害3大類,29項。
物理危害 | ||
爆炸物 | 退敏性爆炸物 | 易燃氣體 |
氣溶膠 | 氧化性氣體 | 加壓氣體 |
易燃液體 | 易燃固體 | 自反應物質和混合物 |
自燃液體 | 自燃固體 | 自熱物質和混合物 |
遇水放出易燃氣體的物質和混合物 | 氧化性液體 | 氧化性固體 |
有機過氧化物 | 金屬腐蝕物 | |
健康危害 | ||
急性毒性 | 皮膚腐蝕/刺激 | 嚴重眼損傷/刺激 |
呼吸道或皮膚致敏 | 生殖細胞致突變性 | 致癌性 |
生殖毒性 | 特異性靶器官一次接觸 | 特異性靶器官反覆接觸 |
吸入危害 |
環境危害 | ||
危害水生環境 | 危害臭氧層 |
危險貨物
確認原則依據《危險貨物品名錶》(GB12268)、《危險貨物分類和品名編號》(GB6944),基於《關於危險貨物運輸的建議書-規章範本》(TDG)分類原則,將危險貨物分為9大類。
爆炸品 | 氣體 | 易燃液體 |
易燃固體、易於自燃物質、遇水放出易燃氣體的物質 | 氧化性物質和有機過氧化物 | 毒性物質和感染性物質 |
放射性物質 | 腐蝕性物質 | 雜項危險物質和物品包括環境危害物質 |
區別:
危險化學品分類原則中,許多危害健康和環境的慢性危害(例如致癌性、生殖毒性、生殖細胞致突變型)未被危險貨物分類標準採納,因此部分危險化學品不屬於危險貨物,例如硼酸。
三、海關監管要求
危險化學品
依據《中華人民共和國進出口商品檢驗法實施條例》、《危險化學品安全管理條例》、原質檢總局《關於進出口危險化學品及其包裝檢驗監管有關問題的公告》(2012年第30號)等有關規定,《危險化學品目錄》(2015年)中的產品,屬於法定檢驗商品。
海關對進口危險化學品採取“口岸查驗+目的地檢驗”的監管模式, 進口危險化學品的收貨人或其代理人、出口危險化學品發貨人或其代理人應當向海關報檢並申請檢驗。
海關對出口危險化學品採取“產地檢驗+口岸查驗”的監管要求。出口危險化學品的發貨人或者其代理人向產地海關報檢並申請檢驗。
危險貨物
依據《中華人民共和國進出口商品檢驗法》及其實施條例規定。出口危險貨物生產包裝容器的企業應當向產地海關申請危險貨物包裝容器性能鑑定。出口危險貨物的生產企業應當向產地海關申請危險貨物包裝容器使用鑑定。
海關對出口危險貨物包裝實施“產地檢驗”,經海關檢驗合格後分別簽發《出境貨物運輸包裝性能檢驗結果單》、《出境危險貨物運輸包裝使用鑑定結果單》,俗稱“兩證”。
轉載:海關發佈